立即订阅

洗冤集录(“法医学鼻祖”编撰的《洗冤集录》,其中的滴血认亲你信吗)

2024年01月22日 08:01 来源于:烟月稀财经笔记 浏览量:


“法医学鼻祖”编撰的《洗冤集录》,其中的滴血认亲你信吗

#123狂欢节#

来源丨喜马拉雅APP超级制作的精品课《郭论·第二季》

影视剧经常拍《四大名捕》,四大名捕的几个人物特点和名字,大部分人都了如指掌。历史上真实的捕快是怎么协助他的上级长官办案抓人的,那很多朋友听了就意犹未尽。

“法医学鼻祖”编撰的《洗冤集录》,其中的滴血认亲你信吗

这古代没有监控、没有DNA化验、没有这个那个的科学技术,光凭一颗聪慧的大脑,古代的法官们是怎么给老百姓断案子的呢?咱们今儿就来说说这个事儿。

报案工具之古代110

历史上的“鸣冤鼓”其实最初叫做“登闻鼓”,登闻鼓不仅可以用来伸冤,还可以向皇帝反映大小事务。早在大禹时期就有了雏形,那时候除了有鼓,还有铎,磬等,不同物件的敲击声代表了不同的上报事件,这几样同时还是大禹时期兴盛的几种乐器。

后来因为衙门都设置在闹市区,击打鸣冤鼓又多了一个作用,那就是舆论监督,鼓声一响,好事的民众纷纷过来围观,这就给衙门的官员制造了舆论压力,官员们就不好在审判过程中徇私枉法。

“法医学鼻祖”编撰的《洗冤集录》,其中的滴血认亲你信吗

大思想家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说审案的时候我和大家一样,但是我希望你们别动不动就打官司,就是“无讼”。

这不仅仅是儒家的社会理想,同时也是墨、道、法诸家的共同追求,这种“无讼”的观念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打官司的流程。

为了防止诉讼的发生,古代社会有很多规定对民间诉讼进行严防死堵。唐朝的法律就规定只要是打官司,不管有没有理,先打四十大板再说。

如果原告所指控的和实际情况稍有不符,再打五十大板。不仅仅是报案人,就连旁边出主意的“怂恿”报案的人也要被牵连受罚。

那古代老百姓要想打官司该怎么办呢?

第一步:首先需要确定报案事件的大小,如果是邻里摩擦这样小的民事纠纷,大可不必击鼓上堂,白挨40板子。就拿明朝来说,如果纠纷产生,小的交由乡绅来调和就可以了,大的才由地方长官决断。

第二步:击鼓鸣冤,走上公堂。如果的确有大的冤屈,就必须要走这一步了。

“法医学鼻祖”编撰的《洗冤集录》,其中的滴血认亲你信吗

第三步:找靠谱的律师。古代打官司可不像电视演的那样,击鼓之后就可以上堂审判了,他们也需要请律师。

古代的律师叫讼师,专门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写状纸。最早的讼师是春秋末期的郑国大夫邓析,他是一位具有法家思想萌芽的政治家与思想家。

好的讼师往往能一纸讼状定乾坤。中国古代行政司法不分家,案件多为地方父母官审理,县官决定受理以后,断案由此开始。

大宋提刑官宋慈

宋慈被后人称为“法医学鼻祖”,他编撰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古代办案重视口供,屈打成招很多时候也是合法合理的,但宋慈主张证据优先。

比如说,断定是落水溺亡还是死后抛尸,从检验死者的头骨就能得到答案。

书中记载:把干净的头骨,放在盆里,用热水从头顶浇灌,如果盆底有泥沙,就证明落水时曾挣扎呼吸,因为这说明泥沙在死者生前就进入五官内,在热水的冲洗下进入盆底。

“法医学鼻祖”编撰的《洗冤集录》,其中的滴血认亲你信吗

如果盆中没有泥沙,往往是死后抛尸,因为被害人呼吸已止,所以泥沙不入。《洗冤集录》里记载的很多检验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洗冤集录》书成后,当时的皇帝宋理宗赵昀大为欣赏,下令全国所有办理刑案的官吏人手一册,《洗冤集录》在中国元、明、清三朝都是刑官、法官必读之书。

我们现在经常在电视剧看的“滴血认亲”,最早源于《洗冤集录》的“滴骨认亲”法,找来父母亲的骸骨,把要认亲的子女的血滴在骨上,血能沁入骨内就是亲生。

“法医学鼻祖”编撰的《洗冤集录》,其中的滴血认亲你信吗

中国民间从明朝开始盛行滴血认亲,就是把血滴在一碗清水里,能融者为至亲。后人在注释《洗冤集录》的时候就把这个方法补充了进去,滴血认亲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司法机关确认亲属关系的重要手段,金科玉律。

现在我们知道无论是滴骨,还是滴血,都没有科学依据,到目前为止,血缘关系的准确认定还只能通过DNA鉴定,但在那个时候能有这种用血液检验来鉴定亲子关系的想法,非常超前。

关于主播和课程:

郭德纲:相声演员,电影、电视剧演员,电视脱口秀主持人。1996年,创办北京德云社。2011年荣登美国《纽约时报》。2013年首次登上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郭论·第二季》本课程讲的是书本上的大历史,看的是朝代分合,纸张外的小生活,品的是百味人生,还原街头巷尾热议的民间头条,和你一起穿越回古代,瞧瞧大家熟悉的名人。


“法医学鼻祖”编撰的《洗冤集录》,其中的滴血认亲你信吗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