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酷派汽车(亏损扩大至3亿港元,酷派重回国内手机市场后表现不佳,在等“汽车伯乐”?)

2024年03月10日 11:03 来源于:烟月稀财经笔记 浏览量:
亏损扩大至3亿港元,酷派重回国内手机市场后表现不佳,在等“汽车伯乐”?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葛爱峰 见习记者 胡梦然 深圳报道

“酷派还在做手机吗?”当记者询问一位在手机品牌集合店挑选手机的消费者是否知道酷派这个品牌时,对方如此回应。

也难怪消费者会有如此反应,毕竟酷派手机曾在国内市场消失了五年之久,直到2021年才卷土重来。酷派有着辉煌的过去,早前与中兴、华为、联想被称为“中华酷联”,为国产手机龙头企业,还曾凭借23.1%的市场份额,力压三星和苹果,成为4G手机的全球老大。但昔日王者如今却十分“低调”,市面上几乎难见着酷派手机的身影。

8月25日,《华夏时报》记者在某地图APP上以“酷派”作为关键字搜遍全深圳,仅在龙华区逸秀新村显示有一家“酷派手机旗舰店”,但记者到达上述地点时,却发现该店并不存在,周边商户也称近年从未见过酷派有开过门店。

除了门店凋零之外,酷派集团(港:02369)在市场上的股价表现也是每况愈下。自2019年7月19日复牌以来,其股价就长期处于1港元以下,截至8月26日收市,酷派报0.12港元,总市值仅剩16.46亿港元。

而其业绩表现也不如人意。酷派集团8月24日收市后公布中期业绩,营收按跌56.1%至1.4亿港元,亏损按年扩大至3.03亿港元,去年同期亏损2.38亿港元。

连年亏损,现金流薄弱

酷派集团在业绩报告内解释,营收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国内疫情的影响,以及中国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还有他们2022年上半年销售的产品主要是2021年推出的机型。

值得注意的是,酷派的整体毛损水平大幅上升至608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1450万港元增加了319.3%。整体毛损率从去年同期的4.5%增加到今年的43.3%。毛损增加的原因是公司的营收较2021年同期大幅下降,且酷派在2022年上半年进行了更大力度的促销政策。

但更大力度的促销政策却未带来成效,酷派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9.56万部。而据中国信通院数据,同期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36亿部,酷派手机的出货量占比仅为千分之一。

另外,截至今年上半年,酷派流动负债净额为7.2亿元,去年年底该数字为7.99亿元,并未有明显的改善。连年的亏损、居高不下的流动负债净额、薄弱的现金流,种种迹象都让人不禁发问,酷派未来如何走?

产品方面,酷派在报告中表示其聚焦于千元机用户群体,推出极具性价比的定价策略。目前主力机型为COOL 20系列的三款机型,分别为2021年度发布的COOL 20、COOL 20Pro和2022年上半年发布的COOL 20s。其中COOL 20主打百元机市场,COOL 20Pro主攻千元中端5G手机,COOL 20s定位于入门级千元5G手机。

这几款主力机型的具体销售数据官方并没有透露,但从线上渠道淘宝旗舰店以及京东来看,似乎卖得不是很好。以COOL 20Pro为例,在酷派淘宝旗舰店中,该款手机月销量仅4台,京东评价仅500多条,市场热度并不高。

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3.33亿台,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vivo、OPPO、小米、苹果、荣耀占据了84%的出货量,其余厂商瓜分了剩余的16%。而这其余厂商中有稳扎性价比市场的realme、一加、魅族等,酷派想要分得一杯羹,并非易事。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智能手机研发生产商而言,要具备有挑战力的核心技术,在研发上投入大额的资金是必不可少的。但从酷派目前的财务状况来看,酷派“烧不起”研发经费。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酷派融资超过21亿港元,去年10月签署了8.33亿港元的股份认购协议,但这些资金远远不及小米一年的研发投入。在本月11日晚举行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2021年研发总投入达到了132亿元,预计2022年全年将达到170亿元。

智物科技创始人明叔亮对《华夏时报》记者如此形容:“酷派需要奇迹。”他认为,以往的常规打法没有希望了,从现在的团队、技术路线以及现有的产品来看,机会不大。如果没有新方向,看不出投资者有入局的理由。

潮电智库董事长孙燕飚则表示:“酷派主推‘高性价比’的手机,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举动,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它已经失去了市场。从供应链的反映来看并没有多大的量,线上的销售表现非常一般,线下的手机品牌集合店内也没有它的一席之地。”

或在静待“汽车伯乐”?

“酷派很难依靠手机业务东山再起了,它坚持延续手机业务,或是在等待它的汽车伯乐。”孙燕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华为、苹果、小米等手机品牌已率先“造车”,OPPO也仅差一个“官宣”。今年再有吉利汽车通过收购魅族闯入手机领域,蔚来汽车也加入了造机队伍,宣称要造出属于自己品牌的手机。种种迹象表明,手机和汽车这两个从前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在智能化的时代,互相牵起了对方的手。

为什么车企需要手机?手机品牌为何纷纷布局“造车”领域?7月时,蔚来汽车CEO李斌的发言给出了解释:手机现在是蔚来用户最重要的链接车的设备,蔚来原有50%的用户用苹果,40%的用户用华为,现在华为被打压,部分车主只能转用苹果手机,但苹果的系统对汽车行业很封闭。

李斌举例,蔚来第二代平台的车标配UWB,这是蔚来主推的功能,但苹果不开放接口,以至于公司很被动。于是他决定“从用户利益和体验出发,好好研究手机和以车为中心的智能终端设备”。他还称:“如果不造手机,相当于自己家的车钥匙在对方手上”。

“拥有手机业务的厂家变得值钱了,”孙燕飚分析,“车企独立进入手机领域比较困难,面临的第一关便是专利问题,一部手机涉及大量专利,这些专利或靠自研,或靠购买,这也是车企大多会选择跟手机厂家合作的原因。”

孙燕飚指出,未来的竞争是“车联网”,未来的汽车是四个轮子的手机,这种手机跟汽车的互动,无论对于汽车还是手机产品来说,都是基本的功能。另外,手机品牌长期积累下来,拥有一定的用户基数,从商业模式上考虑,车企未来不单单可以卖汽车赚钱,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业务赚钱。

“事实上,从业绩报告来看,无论是苹果还是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已成为其主要利润来源,这对车企无疑有巨大的吸引力,”孙燕飚表示,“现在市面上的手机品牌经过此前的混战所剩已不多,从这点上看,酷派延续其手机业务,或是在等待它的汽车伯乐。”

关键词:
友情链接